最新消息

電商下半場鬥物流

刊登時間: 2017-08-17 07:03:21  |   瀏灠次數:1875

「化妝品零售一哥」莎莎(00178)最新年度業績遜於市場預期,導致最近3個交易日股價累瀉逾14%。不過該股業績遜色的主要原因頗為特別,非關自由行旅客減少,而是由於「網購生意太好」,物流能力卻追不上,導致大量訂單延誤、被取消或需要賠償,造成「重大損失」。這個例子顯示,傳統零售商不「觸網」固然坐以待斃,但亦不宜貿貿然「搞網購」,前提是先做好複雜的物流準備,否則隨時得不償失。難怪內地科網業界近日都在說,電子商貿「下半場」比併的其實是物流能力。

莎莎純利下挫因網購

儘管在實體門店銷售力保不失,莎莎在網上銷售卻損手,問題並非生意欠佳,反而可能因為「生意太好」。在最新年度,莎莎的電商業務營業額達4.75億元,按年增長9.5%,成為僅次於香港及澳門地區銷售的第二大收入來源(同期內地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和台灣收入分別為2.77億、2.7億、3.32億和1.95億元),亦是增長最強勁的一瓣業務。

訂單多「做唔切」反招損失

不過,莎莎在期內的物流安排出現大混亂,先是在去年4月更換新的物流供應商,然而隨即發現新的物流商「成本高但效能低,配送時間冗長,並影響銷售」,於是在短時間內重新委聘原來的物流商。與此同時,由於客戶訂單增加,又遇上在兩個物流商之間「換來換去」,導致大量訂單延誤,很多客戶等得不耐煩而「cut單」,莎莎還要向他們作出賠償。儘管莎莎並未披露由此帶來幾多額外成本,但就形容為「重大損失」,可見金額不會低。

莎莎主席郭少明在業績會上還透露,因物流成本增加,致使電商業務虧損額按年擴大超過一倍,相信會對集團業績構成不少拖累。郭少明並強調須改善物流服務質素,現時送貨時間普遍要9至10日,希望縮短至7日之內,同時提升平均單價,才可達致成本效益。他坦言:「去年我們網購平台的虧損很大,我們不想『做一單蝕一單』……我知道online shopping很受歡迎,但都要生存到。」

物流出事 邊做邊蝕

莎莎在網上開源奏效,可惜未能同時處理好物流此一關鍵配套,以致「後欄出事」、一邊做一邊蝕。由此可見,零售企業不可單看網購市場吸引便貿然「開檔」,否則若被物流拖後腿,不但得不償失,更恐會損害顧客體驗和品牌形象。

難怪內地科網業界都在說「電商上半場鬥宣傳,下半場鬥物流」,例如阿里巴巴投資數千億元搞「菜鳥網」繼而跟順豐開火,Amazon建設40架貨機機隊挑戰UPS和FedEx,正是希望先搞好物流這個「後欄」,才有條件滿足不斷增長的網購訂單,否則若然物流服務欠佳,客戶很易「移情」競爭對手。香港零售企業講宣傳頭腦不會遜色,但北上搞物流一來並非地頭蛇,兼且地域版圖太大,相對於有限的業務規模,實在不易開展,最好還是找一家可靠的物流商為合作夥伴,同時須加強自身的貨倉和IT接口等配套,才可避免重蹈莎莎「笑住蝕」的覆轍。